节律 一一远征北极点日记第14篇

http://a.meipian.me/4n6e9gb

 

2016-08-07司马南阅读 109Top of the World – Carpenters

今天是2016年7月15日。 睡了大概两个小时起来看天儿,时约为早晨两点半钟左右,长昼的北冰洋洋面一如既往,娇艳的蓝色,皑皑的白雪,坚守的浮冰,我临睡之前什么样,现在依然是什么样。 核动力破冰船穿过浮冰,大约是为了不吵醒那些正在熟睡的人们,我们的破冰船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些大块浮冰,船体没有再发出碾压巨大冰块咯吱咯吱的狰狞声音。 睡得很晚,大约十二点才睡,没有想过躺一会儿就起来,但是昨天晚上喝了一点儿咖啡,又与船上通晓中文的工作人员聊天儿,神经没有完全放松下来。 向来不耐受咖啡,只要是喝了一点咖啡,便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临睡前喝浓茶也很少有这种情况。

这画面看着像是p过的,而事实上冰川确实就是这个样子,在不同的光照的条件下呈现着不同的颜色。 因为走的越来越远了,离开祖国有一万多公里,又因为长时间航行在北冰洋上,终日看到的是大海,看到的是北冰洋,心胸也为之开阔起来了,思考问题的尺度变得更大。 我想在地球上生活的人,如果以地球为尺度,恐怕永远离不开这个地球,而太空中看到地球,又会怎么样呢? 在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除去地震这样极端的事件之外,地球的自然环境平静而稳定,即使发生剧烈地震之后,地球也会归于平静,然而我们所居住的这颗美丽的星球作为太阳系一份子,自诞生的那一刻起,炽热的岩浆火热的心就没有平静过, 地球形成的过程即是猛烈冲撞俘获反俘获破碎再破碎聚合再聚合的结果。世界各个民族最古老的诗篇,反复歌唱吟咏着巍峨秀美的山峦大自然永垂不朽,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亘古不变根本就不存在,说来不怕遭世人谤骂,巍峨的珠穆朗玛峰像是刚刚成长起来的年轻的后生一样,是地球最新变迁的结果,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那个巫山,“大有炸平庐山之势”的那个庐山,有一天必会希里哗啦坍塌了算,将来珠穆朗玛峰还是不是世界第一高峰这都是未知数,因为新的巅峰可能会再产生,新的世界屋脊有可能在另外的地方隆起,倾倒的峰峦又会重新隆起。 在地质年代纪年中,今天的文学家所赞美的一切,今天的道德学家们所比喻的一切,如一片浮冰漂浮在眼前,瞬间被更大的浮冰所取代一样,浮冰会变成碎片,现今地球上的自然奇观 可能会变得平常,连地球的磁极都可能会南北极互换哩,沧海桑田,宇宙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大片的浮动的冰,真正的所谓冰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到呢。 浮冰,我们来到北极地区之前,在镜头当中看的已经足够多了,这两天又看到了大量的浮冰 ,而冰川依旧是神秘的处女地。 与不断运动着的浮冰比起来,冰川也许不太适应的镜头表现,但它才是北极真正的主人。 真实的北极冰川什么样?北极的冰川有多大? 先说它的块头,与我国国土面积大概差不多,九百多万平方公里! 它缩水也很快,2007年的酷暑结束后,北极冰川面积顿缩减至440万平方公里,而通常北极冰川面积夏季为800万平方公里,冬季为1100万平方公里. 这个数字是大还是小呢? 若以人的活动范围作为尺度,这个面积实在是太大,若以对人类生存重要性角度来说,这个面积只恐其日小……

假如北极冰川他完全融化,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很多人描绘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之后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恶劣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冰川融化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科学家故作耸人之语,“北极在今年可能就会无冰,此为近十万年来首次”……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消息,剑桥大学教授彼得.沃德汉姆斯得出结论称,北极会在近10万年来首次彻底无冰,冰盖层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就会消失。沃德汉姆斯称:“我的预测是,北极的冰盖层可能会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到今年9月,冰盖层面积就会小于100万平方公里。” 这则消息来自于大众媒体而非科学界的严肃的报道,我没有找到原始的出处。我把这个消息说给科考队的那个大高个的研究冰川的来自加拿大的女科学家,她微笑着回答得很巧妙:你们媒体关心这件事情是好事,冰川消失不是变魔术…… 这个回答很费琢磨。 关于冰川消失,有人提供了一组数: 早在30年前,北极的冰盖层面积为1270万平方公里,今年年初这个数字降到了1110万平方公里。现在,北极的冰盖层面积为340万平方公里。据此认为,已创下记录新低,据报道,北极上一次无冰是在10万-12万年前。 在赶往北极点的路上,船上所有的人对北极的一切都高度关心,许多人是做了功课的,常常引经据典,写日记的人很多,拿出电子记事本与你讨论是常态,说什么都不奇怪啊。

这张图是我们观看北极熊的最底层加班的右前侧拍摄的。 我知道,无论从摄影的角度,还是从科学考察的角度,这张照片都没有任何意义。但从个人对北极关心的角度来说,这张照片很有意义。中国在南极建了好几个考察站,取得了一些据说可以讲一讲的科研成果,但中国在北半球北极对我们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北半球的科研考察却乏善可陈,我们甚至没有能力开船直接到北极点。 直到90年代,中国才开始对北极的考察,科协出面领导,学会和民间组队,地理,地貌,人文,环境,气候和生物学科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主要还是打了一些基础.1996年4月才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成员国.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北极这么麻木。 二十世纪结束的前一年,124人的中国科学考察团,这个团里大部分是记者船上工作人员,乘坐乌克兰破冰船改装的中国雪龙号航抵北纬75度30分,离北极点还差得很远。 媒体报道的经长达7个昼夜的科学观测,刷新了许多中国的空白…… 中国在北极考察方面的落后让人着急,这次来之前,把这方面能找到的书尽力浏览了一遍,越看越不乐观。

北极冰川融化,除了冰川面积这个指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一海冰含量。 没来北极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概念。科学家说,北极的海冰含量2012年跌到了1500年来的最低点。据说这是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的观点,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系教授埃里克·珀斯特和同事指出,海冰缩减并不仅仅是全球变暖的结果,还会成为全球进一步变暖的原因。 在过去的20年间,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两倍。珀斯特和他的团队致力于探明因海冰缩减而引起的“多米诺效应”,对北极的藻类、浮游生物、海象、北极狐等极地生物的生态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海冰的缩减会对整个极地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至于北极为什么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变暖,这依然是一个待研究的大课题。

这个图概有点儿意思,讲的是动物的自然节律。人类社会不过是从动物界脱胎出来的一个特殊的领域,本质上还是动物,所以动物自然节律对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地球绕着太阳自己转一圈儿二十四小时,所有生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要跟着发生相应的生理性的变化,即大约每隔24小时出现一次周期性节律,这种活动、生理机能与地球的昼夜相联系,称为昼夜节律,如昼行性(蜂、蝶、鸣禽)、夜行性(鼠、蝙蝠、猫头鹰)、晨昏性(夜鹰)。 月节律多指海洋动物的活动与潮汐、潮落相联系。潮汐是随日月位移的引力而发生周期涨落现象。生活在潮间带动物的活动规律,大多与潮汐规律相适应。如藤壶(甲壳纲,藤壶科。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牡蛎等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蟹类在退潮时爬出洞穴在海滩觅食等。 有些生物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的行为称为季节节律。例如许多鸟类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的地区越冬,两栖类、爬行类到冬季都有冬眠的行为,鱼类则有洄游行为等。 动物的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地球的昼夜相联系,如各种蜂类、鸣禽及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属昼行性,而鼠、蝙蝠、猫头鹰等属于夜行性动物,还有如夜鹰等动物多在早上或黄昏活动,称晨昏性动物,这些是以24小时为周期出现的现象。 海洋动物的活动与潮落有联系,它与动物的觅食、繁殖等行为悉悉相关。如牡蛎等动物是海水涨潮时觅食,但蟹类是待落潮之后大量取食,显然生活在潮间带的动物的活动规律,大多与潮夕规律相适应,称为月运节律。 还有季节节律的动物,如温带地区的鸟类和兽类多在春季繁殖,兽类在春秋两季换毛,热带动物出现夏眠,寒带动物出现冬眠以及鸟类的迁徙等都有季节节律。这些节律都是按动物的内在程序陆续展现的。很多专家认为,尤其是鸟的迁飞行为确实决定于鸟的某种内在节律,而所有内在节律又必须同外界自然节律相吻合,这是长期适应自然界的结果。

我承认,这些说法尽管不是我的独创,终究不过是生发一些感慨而已,环境变了,人的想法会变,多少天都是大白天不让你正常睡觉,难免会生出一些念头来。 那些并非生发感慨,而是一本正经地试图把生物节律当作一门跨学科的新科学煞有介事建构起来的先生们,还处在艰难的探索阶段,因有很多“未能解释的疑点”,能够引发人们的感慨同情的说法尚未得到实验证明,其理论也没有精确的科学表述,因而受到质疑。 人们指责生物节律很不靠谱: 1.节律曲线的随意性; 2.3个周期23、28和33天的随意性; 3.建立在轶事而非实验的基础上; 4.对人类行为的不适当量化和一般化; 5.对理论缺乏精确表述; 6.不具可重复性(可重复性即规律性的体现,可重复性原则可说是实证科学中最主要的原则之一)。 不靠谱,是普罗大众思维的重要特点,而且一个东西流行与否,并非看他靠谱不靠谱。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母·弗里斯、澳大利亚机械工程学教授阿尔弗雷德·特尔茨谢尔等人提出这个不靠谱的理论以来,通过一些热心肠的人对大量人群的统计,发现人自出生之日起,体力、情绪、智力状态就随时间推移呈周期性波动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正弦函数,即一种波峰、波谷交替出现的波浪形周期性函数来描述。 假设人出生时的初始状态值为0,随后按照固有周期在-1与1之间波动。数值为正时表示体力、情绪、智力饱满,等于或接近1时最强;数值为负时表示体力、情绪、智力疲软,等于或接近-1时最弱。 1960年的美国冷泉港国际生物节律座谈会后,生物节律理论逐渐被一些人接受,有3种经典的生物节律周期被认为可以控制人类行为,即体力周期、情感周期、智力周期。但经典三节律理论仅适用于人类。 将这3种变化规律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可以绘制出一幅3条波浪形的正弦曲线图。按照经典理论,在生物节律运转周期中,临界期(3曲线与横轴交点的前一天与后一天叫临界期,同时在负半周期重叠的时间也称临界期)占总时间的20%,高潮期(横轴上方的半周期)和低潮期(横轴下方的半周期)各占总时间的40%。 如果不是在浩瀚的北冰洋上,如果不是因为连续多少天不黑天,如果不是因为在北冰洋上根本就没有办法上网,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内心深处没有需要,来考虑什么生物节律问题,现在却发现这个问题很有趣呀。 存在决定意识,果然如此。

早晨起来我坐过的地方,空无一人的酒吧

同样空无一人的房间,是破冰船上的沙龙,现在人们还在酣睡中。

沙龙的平台上摆放着不同文字的从海事卫星上接收到的最重要的国际新闻

在破冰船上只有一个日本女作家,但专门为她办了这样一份每天都有的国际要闻通报。

读英文的人当然还是最多。 也许中文的还没有出来,我找了一下没有找到。

今天,内容安排相当丰富。 工作人员很辛苦了,他们每天都会把不同语言的第二天工作日程放到每一个房间的门口。 浑身酸软,打了一个哈欠,困了,且再去睡一会儿。 白天黑夜交替地生活了六十年,突然变成了任何时候都是大白天儿,无论如何天都不见黑,这还真不大容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节律存在是大自然的演化的结果,这种规律经过千百万年的实践已经变成了我们身体的节律,尽管我地平时并不察觉,这种节律深刻地制约着我们,节律突然被打破了,身体需要重新适应,包括地球磁场的急剧变化,也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平衡/再平衡/平衡/再平衡……不断调整的状态。 到北极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身体发生了某种变化,兴奋、焦虑、失眠、酸软是常见的。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诚千古不易之理,不承认这个道理,过着夜以继日“夜猫子”生活的人们,或以损害健康为代价。 这个道理过去我是不承认的,那时年轻逞能,不服输,身体也好,现在年纪大了,渐渐地偏向这个道理。

About the Author

By visit / Administrator, bbp_keymaster

Follow visit
on 8月 10, 2016

No Comments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